
在职场中,试用期是新员工与用人单位相互考察的阶段。然而,部分劳动者可能面临试用期被辞退的情况。别担心,法律赋予了试用期劳动者一定的保护。了解这些法律保护,能让劳动者在权益受损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只有在以下情形下,才可以合法辞退试用期员工。一是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这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录用条件,并向劳动者公示,且能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这些条件。例如,招聘文案编辑岗位,要求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且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若员工在试用期内多次出现排版错误、文章质量差等情况,经考核确实不符合岗位要求,用人单位可依法辞退。
二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需符合法律规定,且已向劳动者公示。比如公司规定禁止在办公区域吸烟,员工多次违反,就可能因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被辞退。
三是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像财务人员在试用期因疏忽导致公司账目混乱,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有权辞退。
四是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例如,试用期员工在工作期间兼职,影响本职工作进度,经公司提醒仍不改正,公司可辞退该员工。
五是因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比如员工在应聘时伪造学历证书,入职后被发现,用人单位可辞退。
六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试用期员工因犯罪被判刑,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辞退试用期员工不符合上述法定情形,就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试用期并非 “随意辞退期”,劳动者在试用期同样受法律保护。当遭遇不合理辞退时,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依据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法律成为坚实的后盾
hmzj0699